
家住申安馨园的李阿姨(化名)最近亲身体会到了爆改风开始在小区流行:小区里团团转找车位的车辆少多了,边边角角的僵尸车消失了,回家的路上甚至有了氛围灯……一切改变始于小区双业红联盟的上线。
申安馨园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隶属长风四村第一居民区(以下简称长四一委),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在2022年,物业管理水平已显疲态,业委会常年管理缺位。居民呼吁大换血的声音越来越强。
能不能借此机会,以换血激励造血,大刀阔斧用新人、用达人,选一批有活力、有想法、真正能为民办实事的业委会成员,打造红色业委会?在社区日常治理中,一批批党员先锋、第二梯队成员、达人的涌现为这一想法提供了现实支撑。
39岁的中共党员吴骁晨便是第二梯队的优秀代表。周围人尤其是同楼栋的老人们全都‘爆夸’。提起吴骁晨,居委会主任印象最深的就是邻居们近乎夸张的赞美声:
独居老人胃出血,小吴挺身而出背奶奶下楼;邻居婆婆行动不便,小吴买菜、买药,做社区儿女……这样大家喜欢的热心肠正是业委会需要的人才,居委会主任便鼓励吴骁晨加入业委会。
在居民区党总支看来,从事设备管理相关工作的吴骁晨是当下业委会所需的复合型宝藏人才:小吴跟得上时代,精力旺盛,乐于奉献,口碑好。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小区加装电梯、更换道闸、设施改造等关键决策上从专业视角出发,给出建议。吴骁晨也完成转型,从第二梯队迈入业委会。
类似吴骁晨这样的有能力、有活力、有意愿的三有人才正是本次业委会的招募目标。居民区党总支从社区达人、党员先锋、第二梯队中不断挖掘,成功组建新一届业委会班子。
7名成员均为新人,其中4人为中共党员,不但包含会计、管理、物业等多方面专业人才,而且实现了居委会与业委会的交叉任职,为小区管理储备了一支硬核班底。业委会顺利成立,更换物业公司被提上日程。2024年2月,经过业主大会等相关流程,新物业选聘成功。上海新莱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驻小区,公司副总是中共党员,以党建指导员的身份,定期进小区了解情况,及时沟通、指导物业工作。
小区又没车位了!与其他公共空间紧缺的老小区相同,申安馨园小区经常出现停车难的情况。自业委会换届以来,每次征集需求意见,居民们没少抱怨。可由于公共维修资金不充裕,大刀阔斧地改造小区并不现实。
一面是居民急难愁盼,一面是并不乐观的现实条件,如何走出一条解决之道?在居民区党总支的组织领导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联手,一起调研停车难形成的原因。
在调研过程中,业主们普遍反映,外来车辆在小区停车是导致停车难的重要成因之一。而外来车辆可随意进出根本原因就在于,前一届物业管理混乱,小区机动车的停放管理规则并未落实,形同虚设,停车难的局面自然无从破解。
梳理完成后,居民区党总支召开会议,鼓励业委会、物业头脑风暴,碰撞金点子。业委会成员们纷纷建议,要严格执行小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规则,并开始进行三证合一登记,规范化管理小区车辆,让每一辆车有迹可循。一项项建议直指问题核心,可操作、可落实,新一届物业干劲十足,即刻行动起来。
保安严格按照停放管理规则登记外来车辆,业委会成员一发现业主有违规行为,即刻与物业联系,按规定处理。一组配合战打下来,小区的停车难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如今,走进申安馨园,机动车、非机动车进门、停放井然有序。居民们纷纷点赞。
新物业入驻社区时,不熟悉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一旦产生小矛盾、小摩擦,很可能为后续相处埋下雷点。
为帮助水土不服的物业服务好社区居民,丝滑地融入社区,居民区党总支与业委会一方面收集居民需求,一方面为物业公司贡献巧思。
前段时间,有居民表示,夜晚林荫道有点黑。为了让小区居民感觉更加温馨,我们特意配了氛围灯。小细节的改变让双业红联盟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加梯共治、噪音调解、树木修剪、管道疏通……双业红联盟的身影出现在小区公共事务的各个方面,居民对联盟的赞许声越来越高。
如今,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引起广泛讨论,双业红联盟针对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再发力:借助美丽家园义务劳动清理僵尸车、组建保洁巡逻队监督不文明行为……接下来,联盟还将针对居民反映的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上下坡不便的问题,对车库坡道进行改造,以缓解电瓶车充电难问题,让居民停放非机动车更加便捷、安全。老小区“爆改”升级道闸缓解“停车难”